首页 > 税收之窗

江苏南京地税不断探索税收征管新方法


 来源:转自互联网
    近年来,南京地税局在税收征管实践中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管税为依托,以分类、分级管理为基础,积极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2011年,重点税源局组建后,南京市税源管理方式突破了单一的“划片管户”模式,实现了重点税源专业化、精细化管理新局面。 
    一、 分类管理不断优化,“三精”措施作保障 
    (一)精挑重点税源户,为分类管理科学选择对象 
    全市市本级税收保留企业、金融保险企业、总局和省局定点联系企业、全市行业性委托代征单位、跨区域的企业集团以及年纳税额达到3000万以上的重点企业等六大类1239户企业纳入重点税源局管辖,占全市税户的1%,税收占全市的比重为36%。
    (二)精选税收管理员,为分类管理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重点税源局现有干部 63 人,平均年龄 38 岁,本科以上学历 60人,占总人数的 95%;中级及中级以上职称31人占总人数的49.2%,执业资格共17人,占总人数的27%;党员43人,占总人数的68.25%,共青团员9 人,占总人数的14.28%。
    (三)精心分析管理对象,为分类管理明确管理方法 
    通过对管辖企业的细致分析,南京地税重点税源局从宏观分析地区产业链和行业规律、微观掌握纳税人的生产经营特点和涉税信息变化规律入手,按照不同类别纳税人的特点和变化规律,科学确定管理方法,增强税源监控管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二、 专业化改革不断深化,“三个转变”显力度 
    (一)由传统检查监督向税收风险管理转变 
    一是建立了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制度,二是建立了大企业税务遵从评价制度,三是建立了重大涉税事项报告制度,四是建立了税源风险讲评制度。 
    (二)由单兵作战向团队协作转变 
    南京地税重点税源局成立后抽调骨干力量组建了一系列重点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团队,打破部门壁垒,构建监控分析横、纵向互动机制,形成了科室间通力合作,科所间上下联动,资源信息共享的工作机制。一是建立组织收入领导小组,二是建立政策服务小组,三是建立征管质量监控分析领导小组,四是建立数据质量管理工作领导小组。 
    (三) 由重管理轻服务向互动式服务转变 
    一是密切关注纳税人需求。依托日常征管、纳税人学堂、纳税人之家、税户走访建立多维度的、常态化纳税人需求采集渠道,定期加强研究、分析,把纳税人需求作为改进服务、提升效能的指向。二是创新纳税服务举措。着眼于促进纳税遵从、有效提升纳税人满意度,加强纳税服务与税收征管、政策法规的业务整合,着力在简化流程、规范管理、诉求响应上下工夫。三是建立了“注税服务团”运行机制。发挥分局“三师”业务专长,成立注税服务团运作机制,强化成员综合业务能力的培养,将之打造为重点局税收服务的一支生力军。四是建立重点税源定期联系走访制度。依企业规模建立起分层级的定期联系走访责任机制,进一步强化税企互动,及时了解宏观经济背景下的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现况,充分听取和反馈企业在当前税收征管模式下的意见及建议,为各级政策及上级机关提供决策依据。五是办好纳税人之家。进一步丰富房地产行业和金融业纳税人之家年度活动内容,联合其他分局和行业协会增进了与纳税人的互动沟通,在提示风险的同时让重点企业主动参与税收管理。六是建立了纳税服务工作评价体系。强化纳税服务责任制,将纳税服务工作纳入部门和个人绩效考核,细化考核指标,落实服务责任。建立纳税服务回访制度,及时掌握纳税服务成效。建立多维度的纳税人满意度测评和调查机制,切实将“纳税人满意”导向作为评价和考核工作绩效的重要标准。 
    三、精细化管理不断推进,“三个明确”重落实 
    (一)明确管理对象 
    本着抓大放小的原则,南京地税重点税源局将年税款3000万元以上的企业集团的成员企业、总局省局定点联系企业以及其他企业中2011年度入库地税税款超过100万元的企业作为精细化管理对象。 
    (二)明确目标和要求 
    对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将提高纳税人税法遵从度作为精细化管理工作成效的最终体现,以“四精四化”的工作要求实现“六好”的具体精细化管理目标。“四精”即“工作流程精简、业务标准精细、绩效考核精确、管理体系精湛”;“四化”即“信息化、科学化、务实化、规范化”。通过服务和管理相结合、寓管理于服务的工作方式,不断加强税收风险管理,同时,引导企业完善税收风险内控体系,提高自我防控税收风险能力,实现对税收的自觉遵从,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 
    (三)明确工作职责 
    建立了执法岗位责任制度,严格落实《税收管理员工作制度》,明确管理员的工作职责,规定从税务户籍管理、发票管理、申报征收、税政管理、纳税服务等工作要求,建立绩效考评制度,并选取了重点企业预测误差率、TRAS报表准期上报率、新欠发生率、当期新增非正常户认定率、总局省局定点企业信息准确率、涉税风险案源消除及时率、房产税遵从风险指标、土地使用税遵从风险指标、新政策新规定宣传培训面、定点联系企业走访面、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制度建立面、涉税诉求受理回复面等12个指标作为精细化管理的考核指标,将精细化管理的目标落到实处。


阅读次数:1064

税收法规

更多 >>

税务实务

更多 >>

财税新闻

更多 >>